國鐵集團消息,3月以來,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影響,統籌運力調配,提升運輸效率,全力確保煤炭運量持續高位。截至3月24日,太原局集團公司當月煤炭日均裝車達到25471車,環比增加753車、增長3%。
為克服疫情對煤炭運輸帶來的不利影響,太原局集團公司一方面加強與各地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疏通封堵道路,確保煤源由煤礦運至貨運站短倒不受限制;一方面以機車乘務員等關鍵崗位人員管理為重點,加密關鍵崗位人員核酸檢測頻次,實行“點對點”全過程閉環管理,確保鐵路運輸秩序暢通。
大秦線在煤炭運輸中作用重大。圍繞大秦線非施工日130萬噸、“天窗”日110萬噸目標,太原局集團公司啟動大秦線模塊化運輸方案,研究制定34條保障性措施,將大秦線集中修前的8個“天窗”優化調整為5個,并增加4項差異化考核項目,加強對影響大秦線運輸秩序問題的分析考核。機務部門全面提升司機精準操縱能力,將大秦一期重車線運行秩序由6小時壓縮至5小時30分鐘以內。
截至目前,大秦線3月已16次兌現非施工日130萬噸、“天窗”日110萬噸目標,非施工日的日均運量達129.7萬噸、環比增加15.2萬噸,累計增運340.8萬噸。
在穩住大秦線“基本盤”的同時,太原局集團公司還采取多種措施提高運輸效率。各系統各部門聚焦制約運輸效率的堵點難點問題調整車流結構,實施“北空南調”,加強重點區段機力保障。
3月下旬以來,韓原線日均列車通過對數環比增加2.2對,西南環線太原北至榆次方向日均過車環比增加5列,日均“北空南調”24列,高效的運輸組織為電煤運輸持續高位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山西省政府網站消息,今年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為切實提高山西省煤礦、危化、非煤礦山、冶金工貿等4類行業安全監管水平,山西省應急管理廳近日對這4類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煤礦行業:
著力解決亂承包、亂用工現象;持續推動煤礦重大災害治理超前治理,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加快智能化礦山和智能采掘工作面建設進度,深化煤礦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電子封條建設進度;嚴厲打擊煤礦超層越界開采、圖紙造假、隱蔽工作面等違法違規行為。
?;袠I:
推動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化工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投用率達到100%;推動精細化工特別是涉及硝化、氯化、重氮化工工藝裝置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改造;推進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聚焦涉及重大危險源、高危工藝、毒性氣體和爆炸品的裝置,開展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企業老舊裝置安全風險防控專項整治。
非煤礦山行業:
加快制定山西省非煤礦山主要礦種最小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標準;對相互之間影響安全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相互之間安全距離不符合相關規定的露天礦山,推動其以市場方式進行整合,提高非煤礦山開采規模和產業集中度;盯緊地下礦山單班入井30人以上的、采深超800米的,露天礦山邊坡或排土場高度超200米的以及尾礦庫“頭頂庫”等4類高風險礦山,及時開展專家技術會診。
冶金工貿行業:
對鋼鐵、鋁加工(深井鑄造)、涉爆粉塵25項重點執法事項進行再排查;對涉及配套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和使用裝置企業開展辨識評估;強化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防范,尤其是食品加工、皮革加工、造紙等輕工重點企業,及時開展“會診”檢查,嚴防事故發生。
山西首次整合10億元專項資金推動實施清潔取暖散煤清零
據山西日報報道,山西省擬整合2022年省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10億元,作為散煤問題突出的重點縣(市、區)散煤清零項目的啟動資金,推動實施山西中部城市群清潔取暖散煤清零項目。這也是山西省首次統籌整合省級生態環境領域專項資金,用于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
2021年底,為加強省級生態環境領域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質量改善,山西省財政廳會同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出臺了《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專項資金管理提高使用績效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以“集中財力辦大事”為核心,立足全省實際,以目標為導向,打破各專項之間壁壘,統籌盤活存量資金,有效整合資源,充分用好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首次創新財政獎補機制和資金分配方式,探索實行省級財政生態環境領域專項資金管理“1+n”模式,即“1個大專項+n個項目清單”管理模式,將省級生態環境領域的各專項資金統籌使用,每年按照山西省工作重點調整確定各項目資金額度,實現“大類間統籌,專項間打通”。
今年年初,山西省財政廳與省生態環境廳積極謀劃,統籌整合省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10億元,作為散煤清零項目的啟動資金,撬動區域內其他社會資本。該項目是《意見》頒布后的首次探索應用,主要聚焦太原、晉中、呂梁三市散煤污染問題突出的重點縣(市、區),集中有限財力,采取競爭性評審的方式確定資金分配額度,支持清潔取暖改造、實現散煤清零。截至目前,太原、晉中、呂梁3個市共14個縣(市、區)上報了申請文件和實施方案。
下一步,山西省財政廳還將加大服務、支持力度,在省直各廳局的共同推動下,搭建政府、金融企業、市場運營主體三方協作服務平臺,召開金融服務推介會,通過再貸款、專業化擔保、財政貼息等措施加大對清潔取暖散煤清零項目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動區域內清潔取暖散煤清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