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定時定點,一輛車身標有“移動回收站”的專用車會來到天津商業大學,學苑南里等幾個學校附近小區的廢品收購人員會把紙盒、塑料瓶、廢玻璃、廢織物等送到“移動回收站”交售。隨后,“移動回收站”滿載而歸,開往“拾起賣循環產業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北辰基地”的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
“移動回收站”專用車是我市引入社會資本、投入使用的“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站。目前,有40余輛類似車輛穿梭在大街小巷,今年已回收各類可回收物11萬噸。市城市管理委廢管處處長尹魯浩介紹:“所謂‘兩網’融合,就是城市環衛系統和再生資源系統的融合,可最大化實現可回收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
跟隨“移動回收站”專用車,記者來到4000多平方米的分揀中心,里面機器轟鳴,幾十個裝滿電腦主機、打印機、投影儀等廢舊物品的倉儲籠映入眼簾。倉儲籠的前面,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應有盡有,按類堆放。
“整個中心分為廢電子產品暫存區、廢紙暫存區、廢紙打包區等7個區域。”北辰基地項目負責人王文晉介紹,“電視、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腦稱為‘四機一腦’,這5類電器電子產品需要有資質的專門公司拆解,我們收回來會進行移交。其他物品會在這里進行精細化分揀。”
在廢紙打包區,一輛裝載機正在不停地往打包機的履帶上裝箱板紙。一片片分散的箱板紙被機器“吃”進去再“吐”出來后,便被壓縮成塊。“不同材料會用不同機器進行處理,成千上萬個鋁制飲料罐會被壓縮成1噸多重的鋁塊;成千立方米的泡沫也會被壓縮成不到1立方米、堅如石塊的泡沫壓塊。”項目運維總監龐凱說,這些物品會當作工業原料送到相關加工企業。
“拿飲料瓶來說,會送到我們的寧河基地,被切割成塑料顆粒變成工業原料。”龐凱說,“這種原料在加工廠將被制作成工業用的塑料桶、塑料工藝品等,或者送往化纖廠,在高溫下拉絲成線,用來制作衣服。”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中的可回收物產生量日益增長,目前,我市再生資源年回收量已達500萬噸。對此,我市依托第三方建起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站,采取定時定點回收、上門回收、線上預約等方式,既為可回收物找到歸宿,也給居民帶來一定的經濟回報。“年底,每個街道將至少設立1處再生資源回收網點,方便居民和單位交投出售,并建立數據信息統計體系,對再生資源的來源、去向、數量等基礎信息實行臺賬管理。”尹魯浩說。(曲晴 劉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