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2月11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11日開幕。線上參會的天津市政協委員、香港經緯集團副主席、經緯保險控股(泰國)大眾有限公司總裁陳亨達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透露,他提交了《關于天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提案》。提案“三問三答”,對天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逐一“問診”。
2021年7月,國務院批準上海、北京、廣州、天津及重慶五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陳亨達指出,目前天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待提升有三:問題一,發展路徑差異有待優化;問題二:建設路徑需要強化品牌形象;問題三:外籍旅客服務便利有待提升。
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路徑,五個城市均強調打造國際化商圈或消費地標、發展美食產業、打造首店(首發)經濟、夜間經濟、文化旅游及區域聯動等,這些方向成為標準配備。
陳亨達指出,北京、上海、廣州的國際消費中心發展較天津成熟,加上北京距離天津不遠,無論在經濟規模、消費水平、國際化程度以至旅客數量,北京均領先天津。兩地發展路徑的相似性與同質性,將窒礙天津國際消費中心的發展步伐。
他說,五個入選城市中,只有上海及天津是臨海城市,與其他城市比較,天津海洋資源優勢較強。上海沒有以海洋作為建設方向,建議天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藍色”為主,發揮獨特優勢。
“現時全球公認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皆離不開廣闊腹地,一般來說,距離較近或腹地重合的地區,難以出現兩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因此現時的國際消費中心沒有鄰近的對手。”陳亨達指出,京津冀正進行一體化發展,在交通運輸融合發展的基礎上,京津若能加強錯位發展,將形成各具特色又互相聯通的超大國際消費中心兩極城市,今后在全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競賽中,將會擁有無與倫比優勢。
在品牌建設方面,陳亨達指出,天津的海洋優勢尚有發揮空間,建議“藍色消費”貫穿各環節,將藍色消費由標配變成超配,甚至持續超配,形成天津國際消費中心的品牌,尤其是旅游、體育、美食三大消費活動。將天津打造成全球濱海旅游勝地,成為全球最美、最值得旅游的海濱城市之一。
海上旅游觀光線路方面,陳亨達建議,可以聯動河北省的濱海城市,亦可與渤海灣內鄰近省份的濱海城市,如山東煙臺市及遼寧大連市實行郵艇跨省行。當渤海灣的區域聯動成熟后,更可以探索中日韓的郵艇、郵輪旅游。
“要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離不開國際化。”陳亨達指出,過去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入境游客減少。然而,從2019年的數據看,天津對入境游客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估指標體系有25個指標,當中包括消費者滿意度。陳亨達指出,國際消費中心必然要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國際旅客。除了具吸引力的消費地標外,服務質量是重要的“軟環境”建設之一。
他建議,要有系統地培訓懂得外語的服務員,同時主要的消費場景要提供多種語言服務,以及開發英文及其他主要外語版的電子地圖。對外方面,要推出多語種的宣傳。此外,對于假貨劣貨一定要嚴肅懲處,建立天津高質量消費的形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