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將到來,我們要做好消費數據分析,重點關注商場商圈、景區、劇院的用電情況。”國網天津信通公司數據管理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江黛茹正在安排著小長假期間的數據分析工作。電力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密不可分,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和“溫度計”,電力大數據由于其動態實時、準確客觀的獨特優勢,也成為了江黛茹和支部黨員每個小長假前后的重頭任務。
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江黛茹始終以不變的初心應對變化的外部環境,始終踐行著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黨性與作風,以黨建統領支部整體工作,帶領支部全體黨員創新性運用黨建載體踐行“黨建融入中心”理念,推動“黨建+”重點工程落地落實,在數據專業創新探路的卷面上書寫著優異的成績。
勇于開拓 創新管理模式
“敢作為、善作為、會作為。”這是對江黛茹的最好詮釋。面對困難,身先力行、開拓創新是她一直以來不曾改變的承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洶洶來襲,居家隔離、內查外防、停工停學、城市空曠。受疫情影響,承接的國家電網公司試點項目幾近停滯,建設進度大受影響。
為了確保“雙戰雙贏”,在疫情影響最為焦灼之時,江黛茹臨危受命帶領支部吹響了逆行的號角。通過成立“戰疫情·登高臺”攻堅團隊,創新建立“四維承重墻”管理機制,以三“gan”為標準選取成員,“甘”字打底,寓意甘于奉獻;“敢”字為先,寓意敢想敢做;“干”字當頭,寓意真干會干。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有什么煩心事總喜歡找江姐聊一聊,她身上那種精氣神總能感染到我,讓我重新燃起斗志。”青年骨干楊一帆說道。疫情期間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重要,江黛茹帶領支部委員設立了“陽光心情”咨詢點,全天候密切關注隊員身心狀況,并在每日下午5點,組織全員填寫“心情卡”,勾選對應心情,同時填寫當前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這樣一來,既幫助到員工舒緩疫情下的心理壓力,也能針對性掌握和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通過構筑“疫情防控承重墻”“隱患疏導承重墻”“開拓創新承重墻”“正能量傳播承重墻”,為大家鼓舞干勁、提振士氣,這四面特殊時期鑄就的“四維承重墻”逐漸成為“內部叫的響、外部推得開”的黨建品牌。
困難面前,考驗人也成就人。在支部打底、黨員帶頭、勠力同心下,他們連續攻克多項難題,圓滿完成當年承接的各項國家電網公司試點工作,在系統內率先建成數字化技術支撐底座,實現了44套信息系統的數據接入,100余套數據資產的目錄盤點,支撐了18個業務場景應用,推動公司數字化轉型之路前進了一大步。
打牢基礎 深化技術應用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支部黨員郝美薇這樣評價:“在江姐看來,傳承黨的光榮傳統,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進入服務公司高質量發展、推動數字化轉型,啃難啃的硬骨頭的深水區去。”
堅持面向技術前沿、面向一線需求,將新技術融合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不斷推進新技術應用廣度和深度,是近兩年來江黛茹帶領的這支數據專業團隊始終在做的事。
數據,是智能時代的最大資源。隨著各行業業務數據激增,企業越來越重視數據賦能業務的價值,數據中臺的重要性也尤為凸顯。2022年3月,江黛茹帶領黨支部成員創新建立基于數據中臺的運維圖譜核心算法及數學模型。為了保障數據中臺安全運行,快速定位數據中臺故障原因,他們創新引入“馬爾可夫”隨機狀態機模型,梳理設計出天津電力數據中臺六層運行狀態量化體系,形成“數據中臺故障診斷模型”,實現數據中臺故障定位在線工具。目前,數據中臺運維圖譜已積累運維知識200余條,定位故障30余次,平均提升故障恢復時間0.8小時,定位準確率達90%以上。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速演進,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電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中,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和使命。如何實現數據產品的高效輸出?如何打破專業壁壘,實現高質量數字化轉型成為了專業發展的新目標?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江黛茹帶領支部黨員借助人工智能、數據共享創新應用等平臺,研發打造了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多類電力數據產品,形成了電力看經濟、電力看環保、電力看應急等多款場景建設應用,獲得了天津市網信辦、應急局等政府機構的一致好評。
江黛茹是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曾榮獲天津市勞動模范,如今由江黛茹創新工作室打造的“融專業”大數據產品,已然成為實現電力數據產品管理變革的“金字招牌”。
以行踐學 激發人才動能
“數據人員不懂業務,業務人員不懂數據,是數字化轉型進程開端遇到的最大的阻礙。”數據管理服務中心黨支部成立伊始,江黛茹就意識到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符合專業特性的“摘星計劃”青年員工培養工程應運而生。
該黨支部以“數字化信通先鋒建設”為立足點,以“師帶徒”形式開展崗位培訓,以“一年能擔當、三年成骨干、五年成專家”為目標,快速提升技能實操水平,建立以CDA數據分析師等專業高階人才為目標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青年員工“即插即用”。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6%的部門員工通過CDA數據分析師認證考核,實現公司數據專業高級人才“零”的突破,實現“個體先進”向“群體先進”的拓展升級。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為持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幫助青年員工盡快成為“一專多能”的優秀人才,江黛茹帶領黨支部成員全面鋪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舉,持續走訪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天津)有限公司等兄弟單位和生態城智慧中心等外部單位,開展大數據應用合作交流與宣講,探索如何基于數據中臺及人工智能新技術,挖掘能源大數據應用場景和價值,幫助大家真正成為擁有數字化技術、數據思維和業務四維的綜合性人才。截至4月,該黨支部已為國網天津電力設備部、辦公室等五個業務部室,城南公司、東麗公司等五家供電單位,構建了三十余類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有效支撐了班組數字化建設和業務智能化發展需求,為公司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注入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