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援甘醫療隊開展醫學教育講座 天津市南開區融媒供圖
中新網天津6月2日電 題:天津援甘醫療隊:扎根幫扶一線不負醫者仁心
作者:龐喻文 石喬 朱瑞娟
“楊主任,謝謝你對我的幫助,如今我感覺松多了,腿上再也沒有‘蟲子爬’的感覺了。”患者李粉萍復診時激動地說。李粉萍是甘肅省慶城縣一個有著15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病友的推薦下,參加了天津援甘醫療隊組織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活動。經過積極的中西醫結合及腹針治療,她的癥狀得到了極大改善。
“背上行囊出發的那一刻起,我暗下決心:作為醫務工作者,守護健康,就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作為一名援甘醫療隊員,老區人民的健康,就是我今后奮斗的方向。”隊長楊春堅定地說。2021年6月,在東西部協作的號召下,天津市針對對口中醫院發展短板,發揮中醫治療慢性病的優勢,先后派送南開區中醫醫院糖尿病科5名科室骨干醫師,組成南開區援甘醫療隊,由楊春擔任隊長,奔赴甘肅省慶城縣岐伯中醫醫院,開展為期一年的援甘幫扶。
楊春為女患者診斷 天津市南開區融媒供圖
慶城是一座千年古城,三面環山,兩水繞城,海拔高約1102米。縣轄內有9鎮6鄉,常住人口23.5萬人。強烈的紫外線,干燥的空氣,刮風時滿屋子的黃土,西紅柿炒雞蛋也會放辣椒的飲食習慣……無不考驗著每一位醫療隊員的信心和意志。如何進一步幫助當地居民減少病痛,提升當地中醫院常見病、多發病、部分危急重癥的診療能力,是此次援甘醫療隊的首要任務。
為了讓患者認識自己的疾病,避免花冤枉錢、走冤枉路,援派醫療隊隊長楊春主動提出負責當地一位有近20年糖尿病史且多次因病昏迷被搶救的女患者。面對病人被診斷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腎功能不全4期的危險情況,楊春時時刻刻守在她身邊,一小時測一次血糖,送化驗、送標本。就這樣,經過幾天的治療,患者各項檢查數據和體征都有了明顯改善,精神狀態也大為好轉。
但正是幾天不眠不休的近距離觀察、仔細研究患者病情和生活習慣,楊春發現患者之前病情不穩定、多次突發急癥的原因,是她一直使用的藥品并不適合自身實際情況,如不更換藥品,出院后還會出現急癥突發的情況。當楊春向患者建議更換藥品、以更好地穩定血糖時,卻被患者以“換了新藥,家里之前買的藥就白買了”為由拒絕了,她說等家里那些藥吃完了再來換。
這讓楊春意識到,原本可以早期干預的糖尿病,因當地居民普遍缺乏醫學常識、就醫觀念淡薄,造成了“小病不用治,大病才去醫院”的現象。科室主任李茂升曾告訴她,這位患者的情況在當地很普遍,所以病人也會為看病走很多的彎路。針對這個現狀,楊春和隊友決定結合自身專業,為患者開展知識講座,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醫理念。
天津市南開區援甘醫療隊在慶城縣岐伯中醫醫院開展醫學教育講座 天津市南開區融媒供圖
“我們定期開展糖尿病、甲狀腺、垂體等內分泌相關知識講座,帶著當地醫務人員一起教學查房、討論疑難病例、遠程會診,把他們打造成一支‘不走的’臨床醫護人員隊伍。”楊春表示,為更好開展患者教育工作,援甘醫療隊從“醫”、“授”、“宣”三個方面同時入手,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開展腹針療法、穴位注射、溫針灸三項特色療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癥狀。同時,還每月定期開展糖尿病患者宣傳教育活動,在醫院設立糖尿病特色病房及特色宣教室,建立糖尿病醫患微信群,變“治”為“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減少疾病認識誤區。
此后,患者日常自測和主動就醫意識顯著增強,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及致殘率大幅下降。他們全身心投入援派醫療工作。截至目前,他們開展的門診接診近4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00余人次,參與院內會診近百人次,到偏遠鄉鎮開展義診3次,義診200余人次。天津援甘醫療隊用醫者仁心推動甘肅省慶城縣醫療事業向前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