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煤礦“見智不見人”
在大海則煤礦生產控制指揮中心內,采煤機司機賀日滔坐在8個顯示屏面前,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井下的一舉一動。顯示屏上沒有人的身影,只有全自動運行的智能采煤機沿著煤壁緩緩前行。布置在井下的數百個傳感器正對機器運行情況、井下環境等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異常,將會立即報警。
曾在井下工作10年的賀日滔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如今工作環境的改變。
他告訴記者,過去在井下,一天工作下來免不了灰頭土臉,“但現在,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大廳里,雖然工作要求同樣嚴格,但并不繁重。煤礦山的智能化水平已經非常高,不需要我們過多干預。”
大海則煤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形成全礦井一套體系、一張網絡、一個中心,打造出“工作面自動掘進+地面遠程可視干預”的智能掘進模式,實現了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目前,大海則煤礦采用基于5G技術的常態化智能少人開采模式,單班智能化率最高96%,綜采工作面生產單班由13人減少為5人,減人增安成果顯著。
生產安全性大幅提升的同時,生產效率也不斷提高。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以人工作業為主時,不僅井上井下聯絡不便,井下人員之間同樣溝通困難,導致指揮中心難以掌握全局信息。北玥貿易如今,借助各類智能化手段集中匯總井下信息,指揮中心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生產進行實時調整,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未經智能化改造的工作面,年產能僅為700萬噸左右。但智能化改造后的工作面,年產能有望達到1200萬噸。”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