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賦能未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是模擬、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學習人類的智慧,能夠像人一樣做出智能化的反應。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被認為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陣地。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發展得怎么樣?
剛剛過去的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無疑是最耀眼的“科技明星”。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續迭代升級,其自然語言交互與多場景內容的生成能力逼近人類。
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累計發布了200多個人工智能大模型,其中有20多個大模型產品獲批向公眾提供服務。其實,公眾能夠使用的大模型大多是通用型基座大模型,它們的本領不僅僅是寫詩作畫、解數學題、做PPT,它們更大的本領是賦能工業生產智能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百度首席技術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我們訓練好了一個大模型,相當于它已經有了很強的通識知識。而針對某一個應用場景精調的時候,可能幾十條、幾百條數據就夠了,一旦基礎模型構造好了以后,可以迅速低成本推廣到各行各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