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天津交通“陸海空”齊發力 促京津冀交通一體化
中新網天津12月20日電(王君妍)“(從南港工業區到石家莊)通行里程縮短70公里,通行費用減少20%,通行效率提高三分之一。”一組數據,形容了津石高速未來將怎樣“刷新”津冀地區公路通行效率。
“我們期待交通給人民群眾奉獻出更多、更好的成果,讓人民群眾從交通強國的建設洪流中感受到交通給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劉道剛日前在接受“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采訪時表示。
據悉,天津市交通運輸委深入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工作,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推進公路、鐵路、港口、機場加快建設。
津石高速將通車“斷頭路”、“瓶頸路”打通
備受關注的津石高速傳來好消息:津石高速公路天津西段完成交工驗收,年內將與河北段同步通車,計劃近日在津淶收費站舉行“津石高速公路天津西段工程通車儀式”。津石高速公路天津東段計劃2021年建成,將形成雄安新區最便捷出海通道。
津石高速究竟有怎樣的重要意義?據劉道剛介紹,目前若以天津南港工業區作為起點,前往石家莊只有兩條路,為雙向四車道,通行里程長,路面狀況不佳,總路程需要5.5個小時左右。“津石高速是雙向六車道,‘裁彎取直’,全線通車后此路段通行里程將縮短70公里,對于天津到雄安、石家莊之間的物流、通勤、旅游業起到‘畫龍點睛、杠桿拉動’的作用。”
據劉道剛介紹,高速公路已經支撐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干,京津冀之間目前所有的“斷頭路”、“瓶頸路”已經全部打通。據了解,到今年底,天津與京冀高速公路接口將達到16個,基本形成區域互聯互通高速網;今年還建成了邦喜公路、濱玉公路等省際接口路,天津與京冀普通國省道接口達到32個,基本實現同標準對接。
強化鐵路建設“京津冀速度”值得期待
“產業組團、項目對接、空間連接……這些功能,京濱鐵路可以覆蓋整個京津冀東北部地區。”劉道剛這樣介紹京濱鐵路的重要性。
作為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客運網的組成部分,京濱鐵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從寶坻南站一直向南,經寶坻溫泉城到北辰站,未來繼續延伸至濱海國際機場和濱海西站。據悉,寶坻南至北辰站56.222km站前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目前各項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未來,京濱鐵路將成為濱海新區和寶坻市民到達機場樞紐、廊坊和北京市民到寶坻溫泉城的“快捷通道”。而據劉道剛介紹,京濱鐵路的重要意義不僅局限于京津冀:“將從濱海站規劃建設津濰鐵路,從天津向南跨越黃河到達濰坊。因此,山東半島也將納入到我們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輻射大網絡。”
天津港創新“直營店+加盟店”模式在京、冀建立物流網絡
天津港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雄安新區主要出海口、“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樞紐港。
據天津港集團介紹,天津港近年來緊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針對京津冀地區“量身定制”了“中線”發展戰略,在京、冀兩地布局建立物流服務網絡的基礎上,設立北京、天津及河北三個區域總部,并率先在天津地區創新發展“直營店+加盟店”模式,設立雄安新區服務中心。
劉道剛形容,天津港與河北省港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關系為“變‘競爭’為‘競合’”。據了解,天津港集團與河北港口集團簽署《世界一流津冀港口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著力打造以天津港為核心的環渤海內支線運輸網絡;與黃驊港聯合推出“天天班海上快線”,協調航運公司增加支線運力,內支線航線增至16條。天津港與河北港口集團合資成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唐山港合資設立“津唐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
天津機場“首都護城河”作用凸顯將進一步擴建
據天津市交通運輸委介紹,疫情期間,天津機場承擔了首都機場第一入境點任務,自3月份至目前已累計接機260余架,轉運超過6萬人次。同時,天津積極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出臺支持民航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機場執行運輸航線189條,通航135個城市,國內航線恢復已超過90%。
據了解,天津機場總體規劃和三期擴建工程預可研已獲得民航局批復,可研已報民航局,正在開展三期改擴建工程與京濱鐵路機場站一體化設計,將建設一座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6萬平方米綜合轉乘中心,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5500萬人次。
關于天津機場未來航空貨運發展方向,劉道剛提出,天津機場將實現“精準定位”:“(天津機場)和首都機場、大興機場要有清晰的分工,各有側重的板塊。目前基本確定,天津主打生鮮產品、活體進口等。通過這種途徑,將進口水果、進口觀賞魚等板塊做大,使貨運體系直接服務于終端市場需求,確立天津航空貨運的主打特色。”
“隨著和首都機場集團深度合作的推進,未來(天津與北京)將在貨品種類、二次物流、分撥與大通關等方面緊密合作。”劉道剛介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