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天津又進入“兩會”時間,帶著“地氣”來接“天線”的代表委員們齊聚在一起,為奮進中的天津匯聚力量。
在經歷風雨中發展,在應對挑戰中成長,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沖擊下,各行各業都經歷了“寒冬”的考驗,每個群體都在竭力調整、奮力反擊,與疫情積極博弈。在與疫情的博弈中,對于企業家而言,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他們走出困境的關鍵。
在今年參加天津市“兩會”的代表委員中,有的人還有另外一重身份,他們是民營企業家中的佼佼者,在“渡劫”過后,他們對營商環境有了更深的感觸,同樣,那些與企業家們一起共克時艱的營商環境建設者,在疫情“洗禮”過后,對于增強本領、提升能力,也有話要說。從他們的交流中,感受到的是信心與力量。
談感受──
“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安心扎根這片土地”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軟”“硬”兼施。在市人大代表、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齊俊桐看來,近幾年,天津營商環境的變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主動聽取企業的問題和建議,努力為企業出謀劃策、牽引商機,不斷簡化審批流程,助力企業宣傳和品牌建設……齊俊桐說,各級黨員干部理念轉變、服務意識提高、干勁提升等“軟環境”的變化令他感觸最深,“他們幫助企業跨過了‘初創坎’,讓我們安心扎根這片土地謀發展。”
有著相同感受的市政協委員、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脫口而出一個“暖”字。
在張榮華眼里,天津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成了企業發展的“加速器”。“去年2月2日,集團計劃注冊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疫情來襲,又恰逢春節假期,注冊成了難題。多虧自貿區管委會、濱海新區政府鼎力支持,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僅5天就完成了注冊。”張榮華說,這種“津心辦”的快捷便利,不僅體現了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更彰顯了“天津速度”,暖心!
“十四五”開局之年,市政協委員、天津川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龍云,已上滿了弦,正準備大干一番。龍云非常看好天津的營商環境,在她看來,天津有著敢于創新創業的膽氣,激情干事的勇氣。不畏困難、不懼失敗,未來必將“氣勢如虹”,大有作為。
說期待──
“用良好的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用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天津高質量發展,是今年參會代表委員們的普遍心聲。
“制造業是天津發展的傳統優勢,更是根基,要支持制造業升級,讓制造業插上5G+智能制造和科技研發的翅膀……還要下大力量打造龍頭企業,出臺相關政策扶持龍頭企業提高競爭力……”針對“十四五”時期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張榮華從產業和政策兩個層面給出了建議。
市政協委員、天津草帽眾創空間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卓是一名從事互聯網數字化轉型創業15年的創業者。
在她看來,目前天津在數字化政府服務平臺打造上力度稍顯薄弱,“尤其還不能應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術與工具賦能中小微企業”。
法卓期待,后疫情時代,在中小微企業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艱難時期,政府部門能夠運用大數據平臺化服務為中小微企業賦能加力,并根據中小微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她也非常愿意為天津的數字化營商環境的打造貢獻一份力量。
“雖然,近幾年天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迅速,但相對發達地區仍顯薄弱。”齊俊桐說,“堅持制造業立市”“增強智能科技產業引領力”已成為天津未來發展的主線,而增強引領力需要“引”“育”結合,在引進有影響力項目的同時不斷培育成長類項目脫穎而出。此外,他還建議,進一步構建強大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做大做強龍頭機構,以化解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難題。
講服務──
“讓企業家感受到營商環境的恒久溫度”
“100余家民營企業主動為4000余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達1.5億元!”應對疫情,這是市工商聯、市商會在向各級商協會組織和民營企業發出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倡議后換來的實實在在的幫扶。
“重視細節,做好小事,切實讓企業家感受到天津營商環境的恒久溫度。”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王禹說,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多為民企謀利、多解民企之憂,是工商聯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下一步,市工商聯將繼續完善政企對接機制,搭平臺促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助力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的政務環境、法治環境、金融環境、市場環境。
“讓企業在津發展更舒心、更安心。”去年年底,《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出臺,無疑再一次升級了企業發展的“軟環境”。作為參與文件的起草者,市政協委員、市政府政務服務辦營商環境建設處處長王健說,今年,將重點推動《天津市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比照三年行動計劃制定的《天津市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等具體任務落實落地。同時,加強市區間、部門間協作配合,及時處理營商環境工作中需要跨部門、跨區域協調解決的問題。還要瞄準國際國內一流,補短板強弱項,組織各部門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改革措施。
法治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市人大代表、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二部一級檢察官助理李楠和她的同事們,用法治力量助力天津營商環境建設,特別是疫情期間,在依法打擊妨害企業復工復產違法犯罪的同時,依法審慎采取司法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生產經營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新一年,將繼續立足于法律監督職能和檢察工作實際,用貼心暖心的法治服務,讓民營企業家安心經營,為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