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偉大事業掀開新的篇章,偉大工程踏上新的征程。1月22日至24日,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加強政治監督、不斷提高“政治三力”,到一刻不停推進反腐敗斗爭;從深化作風問題整治,到推動監督更好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全會傳遞出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新要求。
引領保障,以政治監督護航“十四五”發展
“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突出強調了從政治上看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政治三力”的重要性。同時對政治監督提出了明確要求:“要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對此,全會公報在部署2021年紀檢監察工作時,也明確將政治監督放在首位,提出“自覺踐行‘兩個維護’,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保障‘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
2020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發布了14名中管干部處分通報。翻看通報不難發現,踐行“兩個維護”、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的問題往往被擺在突出位置,政治監督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實踐經驗已充分說明了政治監督的重要性,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能不能體現出來,說到根本上都是政治上的問題。”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經濟上的腐敗、思想上的動搖,背后往往和政治問題存在關聯,突出強調政治監督抓住了黨內監督的重點和主要矛盾。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所有工作都要圍繞開好局、起好步來展開,必須更加突出發揮好全面從嚴治黨的引領保障作用。
知難而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必須清醒看到,腐敗這個黨執政的最大風險仍然存在,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此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清醒分析反腐敗斗爭形勢,并用幾個“交織”指出當前腐敗問題的特點和危害:“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威脅黨和國家政治安全。傳統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貪腐行為更加隱蔽復雜。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交織,‘四風’成為腐敗滋長的溫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秘書長蔣來用認為,這幾個“交織”深刻闡明了腐敗問題的復雜性、危害性和反腐敗斗爭的艱巨性、系統性,再次為全黨敲響警鐘,反腐敗沒有選擇,必須知難而進。
全會公報再次強調:堅定不移深化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全會公報劃出了2021年反腐工作的重點:“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領域和環節,堅決查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國企改革、公共資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敗問題。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持續懲治國有企業腐敗問題,加大對政法系統腐敗懲治力度……”
馳而不息,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
“要深入開展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毫不松懈糾治“四風”,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蔓延。
解決作風問題是一項經常性工作,必須抓常、抓細、抓長。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全會上再次作出明確部署:
──“要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吃喝、餐飲浪費等歪風陋習露頭就打、反復敲打。”
──“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毫不妥協,全面檢視、靶向糾治,持續為基層松綁減負”。
這幾天,中央紀委打造推出的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正在熱播,其中披露的江西寧都縣委原書記王四華突擊種樹等脫貧迎檢弄虛作假負面案例引發熱議。網友說,這樣的“網紅書記”必然栽倒!
“加強對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持續糾治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司法等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決懲處涉黑涉惡‘保護傘’”……聚焦新階段對黨的作風建設的新要求,全會公報提出的每一項舉措無不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深化改革,不斷增強監督治理效能
“要把監督貫穿于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黨委(黨組)要履行主體責任”“要充分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不僅突出了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性,還強調要“使監督融入‘十四五’建設之中”,同時對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方法論”作出深入闡釋。
“2021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這是監督工作需要考慮的時代大背景。”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過勇說。
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用好“四種形態”;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樹立系統思維,一體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四項監督”;創新體制機制,以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國家監察體制、紀檢監察機構“三項改革”激發監督活力……伴隨著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正在不斷完善。